戀人橫式
E-mail:
 

 
     
 
 
     
 
 
     

 

 

 

 

 
   
 
 

生命無法承受的海洋

文 / 林文淇

《點燃生命之海》這部動人的影片有一個極其動人的中文片名,但是卻是誤導觀眾的翻譯。影片中由真實故事改編的主角雷蒙•桑伯多(Ramón Sampedro)因為在年輕時在海邊跳水一頭撞進海底,導致除了頭部全身四肢癱瘓。在經歷二十六年無法動彈的臥床生活後,他決意要為自己生命的尊嚴尋求死亡。

這是一個生命最大的吊詭:請尊重我的生命,讓我結束它。

就在美國總統布希剛剛緊急簽署泰莉生存權法案,使得臥病十五年的植物人泰莉在拔除維生管三天後,又必須再度插管。泰莉的丈夫與她的父母之間針對泰莉監護權之爭也在幾度拔管、插管中拉鋸。不論是西班牙的雷蒙或是美國的泰莉在自己選擇結束生命過程中所引起的社會對立與媒體效應,在在凸顯出《點燃生命之海》導演亞歷山卓(Alejandro Amenábar)所面對的議題是多麼棘手,而呈現在銀幕上的故事、影像與表演又是多麼精練動人不濫情。

英文片名The Sea Inside (心內之海)深刻傳達影片透過「海」的多重意象來呈現關於「生命」這個命題的繁複面向。影片一開始即要觀眾隨著音樂與鏡頭想像一個平靜無垠的海洋,隨即鏡頭轉入雷蒙的房內,觀眾才了解,那是雷蒙癱瘓在床能為自己所做的唯一運動:想像。隨著故事的發展,我們逐漸了解到,雷蒙過去是水手,海洋在他的幻想中象徵他過去的年輕、健康、自由、歡樂──也就是他所有失去的一切。然而,海洋也正是他現在悲慘處境的元兇,他當年在海邊跳水受傷時,曾在海平面上載浮載沈,瀕臨死亡邊緣。若非朋友及時救起,他早已溺斃。

賈維•巴登(Javier Bardem)精彩的表情演出,將雷蒙這個人的個性以及每一刻的心境清楚地呈現出來。雷蒙迷人的笑容,讓所有見過他的人都難以相信在那張微笑的臉龐下,藏著一個一意尋死的心。當被問及為何他能常保笑容時,雷蒙說出:「當你無處可逃時,你學會用微笑來哭泣」。此時,影片開頭那片平靜海洋深藏的雙重隱喻立刻被揭開:那海洋是他越來越無法透過壓抑痛苦去獲得的心靈平靜,也是他在極端無尊嚴的生活中越來越堅定嚮往的死亡。片尾雷蒙在羅莎(Rosa)的協助下,搬進他準備結束生命的海邊公寓,他坐在落地窗前看著落日餘暉中的海洋,我們知道那是他渴望已久終於獲得的生命與心靈真正平靜。

然而,海洋在片中還有另外的寓意。影片在雷蒙生命的最後階段,插入一段就我所知是純屬虛構的愛情片段。因自己罹患退化性病症受到雷蒙信任而成為他的委託律師的茱莉亞(Julia),隨著她對於雷蒙接觸日久,了解益深,她與雷蒙之間開始產生一股愛情的吸引力。影片透過茱莉亞瀏覽雷蒙過去照片時的蒙太奇剪接巧妙地表達她對雷蒙的情感。而就此同時,雷蒙誤以為茱莉亞在海邊散步,他在幻想中起床,如超人般一躍飛出窗外,愛情使他的身體不再是重重壓在床上的軀殼,而是能夠帶他到海邊擁抱與親吻茱莉亞示愛的感官載體。這一片段無論是影片剪接、二人的心境的呈現或是劇情發展的安排,都是極為精彩的電影藝術表現,令人為之動容。也是在這個片段裡,海浪源源不絕拍打上岸的動力,成了二人體內愛情與慾望的隱喻與別喻(既是愛情與慾望的間接比喻又是添增二人愛情氣氛的場所)。

《點燃生命之海》並未在雷蒙如願了斷自己生命後結束。影片帶我們跟著羅莎到茱莉亞家中將雷蒙遺留下來的信交給她。此時的茱莉亞已經嚴重退化,再也記不得羅莎與雷蒙,雷蒙的信與其說寫給她不如說是寫給觀眾。羅莎黯然離開後,到海邊與他正在沙灘上盡情玩樂的先生與小孩會合。影片結束在這一幅天倫之樂的海邊。

隨著影片的演職員表浮現,在感動的淚光中我看到影片賦予海洋最深刻的隱喻:生命。如同海洋,生命是如此誘人又如此難以捉摸;生命是如此美麗又如此殘酷;生命週而復始永不停歇。沒有狂風巨浪的海只能是湖,也不會有水手。雷蒙選擇死亡,因為他不願意每日停泊在無風無浪的海洋,再也不能航行。那是熱愛海洋的他無法承受的生命。或者說:那是他的生命再也無法承受的海洋。

◎點燃生命之海  文/藍祖蔚

 

 
104 台北市中山區龍江路93號3樓.中映電影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專線02-27760542.客服信箱 [email protected]   瀏覽人數 91,594 人
中映電影文化公司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Cimage Taiwan Film Co. Since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