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2 |
|
2020-07-09 |
|
從黨國到跨國:《毋甘願的電影史》讀後 |
國民黨做為「黨國」的歷史事實雖由來已久,「黨國」做為一歷史分析詞彙則是直到最近——特別是太陽花學運後——才蔚為社會意識的常態。《毋甘願的電影史》所辨認且批判的黨國,既是事後的歷史建構,也是當今台灣政治社會思潮的產物。做為一部後太陽花時代出現的台語電影史,其所講述備受欺壓的影人影事之所以能在今天讀來別具解釋力並生成強大的情感共鳴,很大程度歸因於當年學運將台灣民族和主體性等論述推向舞台中央,從而匯聚成青壯世代的認同主流。 |
|
|
|
|
657 |
|
2019-10-23 |
|
「後九七」論述場的連枝:重讀「銀河映像」電影 |
作為新手的表述,必須反覆提醒自己:即便將香港與台灣「連枝」,但並非在等同邏輯之中,將港台之間的差異性抹消,而是必須在文本中更細膩地觀察那些符號的挪用,其異同及其變化,注意那些可能流於表面的解釋。在這樣的心態準備下,重讀「銀河映像」電影,也以此做為某種可能的鏡像參考。或許更想知道的總是:現在的「我們」會選擇將哪種符號運用在我們身上? |
|
|
|
|
621 |
|
2018-04-21 |
|
電影與媒體研究專書評介:《創媒體:概念主義2.0與新物件藝術》 |
《創媒體》當中的藝術家繼承的就是概念主義的傳統,但與1.0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們並不把藝術只當成抽象概念在社會場域當中帶來的顛覆效果──他們個個透過複雜的手段創作出介於諸多媒體當中之間的藝術作品:像是照片的繪畫、像是照片的Google圖像集、像是數位藝術的傳統繪畫、像是印象派的影格、成了繪畫的電影等等。 |
|
|
|
|
619 |
|
2018-03-18 |
|
電影與媒體研究專書評介:《再造好萊塢:四零年代的影人如何改變電影敘事》 |
對於這位一代宗師來說,特定時代與國家當中的作品可以化成一座相互連結的網絡,彼此都有著關係,彼此也都有著差異;沒有任何一部經典作品可以憑空而升,每部片都得吸收著影像生態系當中的養分而得以茁壯。本書呈現的是好萊塢電影風格發展的縱切面,將四零年代呈現為影史當中最重要的枝幹。 |
|
|
|
|
618 |
|
2018-03-12 |
|
尋找虛構中的另一層真實—《櫻桃的滋味:阿巴斯談電影》書介 |
全書最令人興奮的地方或許在於阿巴斯和學員們在討論故事發想的章節,他設計了工作坊課程的一個拍攝限制:讓故事圍繞在電梯發生,因為限制將能激發創造力。他很快阻止了學員談論故事的主題,並不斷強調故事的發想應該從看見和聽見了什麼著手。當一個情境被描述出來,導演立即會質問該如何架設攝影機,或安排一個角色展現情緒,他則反問觀眾又該如何從畫面和聲音來理解?這些創作上的引導和啟發不只對拍片者,其實對觀影者也同樣受用。 |
|
|
|
|
600 |
|
2017-05-29 |
|
【放映聲音】 銀幕之外,影廳之中(II): 噪/造音的異想世界 |
本期的【放映聲音】系列文章更進一步關心聲音中的文化與政治。從早期戲院台上台下打成一片,眾聲喧嘩的昔日談起;再論及聲音得以達成無所不在,如同催眠般達成規訓的效果。另也將探討,當新浪潮時期的創作者意識到這種規訓的效果,又能生「造」出什麼樣的異議之聲,透過電影進行「噪」反呢? |
|
|
|
|
598 |
|
2017-05-08 |
|
【放映聲音】銀幕之外,影廳之中(I): 從聽見開始 |
第十九屆台北電影節將從音樂出發,將為影迷們帶來全新的視聽經驗。不僅請來雷光夏創作主題旋律,公佈的首波片單更是推出「聽見電影的心跳:林強」單元,放映由林強配樂的六部電影。另外,首度開放配樂現場,邀請觀眾與林強一起進入玄妙的創作狀態。 |
|
|
|
|
|
|
|
|
591 |
|
2017-02-22 |
|
《派特森》:活得像詩一樣 |
即使《派特森》有柔軟、夢遊似的風格,單純以拍攝手法來看,毫無疑問還是蓋滿了賈木許的正字標記。此片「看似隨意」的鋪陳,仍不能遮掩賈木許近乎強迫症的精密調度和技術,再次證明了他對視覺、文字、音樂排列組合的嚴格美學標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