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我到香港的時間已是電影節後半段,無緣見到華納荷索(Werner Herzog)、阿根廷大師露琦茜亞馬蒂(Lucrecia Martel)與日本紀錄片大師原一男的影人專題或大師本人,卻意外觀賞到菲律賓新浪潮旗手——依瑪勞貝盧(Ishmael Bernal)的焦點導演專題。菲律賓導演專題是香港國際電影節除了華語片專題,近年來長期關注與經營的單元,從前年Lino Brocka、去年Mike De Leon到今年將菲律賓七零年代新浪潮的三位健將搜羅,都以三部數位修復選片作為專題的構成,也期待臺灣影展未來有對這方面的引介。
此次我觀賞其首部作品《飛上枝頭》(Pagdating sa Dulo,1971)與顛峰之作《神蹟》(Himala,1982),兩部極具社會寫實主義的美學風格,一針見血、毫不婉轉地直指當時的社會問題為核心:黑白片《飛上枝頭》在簡單的佈景設計、直接生活化的演員表演方式能看見與當時臺灣台語片的相似,又以舞女、計程車司機兩位男女主角轉行走進演藝圈,進一步反映階級的晉升與當時菲律賓電影生態的腐敗;《神蹟》的故事背景則起因於海邊小鎮的天狗食日、聖母顯靈的神秘主義事件,而在一連串因宗教迷信而導致的災禍過程中,也旁敲一窩蜂熱潮而導致淳樸小鎮觀光化、娼妓黑道進入,毫不留情地打破菲律賓集體意識形態的神話與對於宗教美好的想像。
《神蹟》劇照/轉載自香港國際電影節每日影訊
兩部影片都有導演自身作為電影工作者自省的後設層次,在《飛上枝頭》中最後以即使環境再差還有影迷鼓勵作後盾為總結、《神蹟》則以當中一位外來導演來到小鎮湊熱鬧,紀錄異地異事進一步去辯證拍攝者倫理。兩部影片的詰問放在當今社會仍具效力,而且也驚嘆在當時菲律賓的政治情境與嚴格電檢狀態下,能拍出如此勇敢的作品。
Art Basel:光映現場、女性VR創作
如果說香港國際影視展是華語影劇圈最大的市場平台,那Art Basel Hong Kong就是整個亞洲最大型的藝術交易博覽會。在這個充斥各式各樣視覺藝術的會展中,特別規劃類似影展的「光映現場」(film)展區,由北京藝術實驗室總監李振華擔任策展人,當中選映作品多是參展藝廊之代理藝術家的電影與錄像作品,入選的臺灣藝術家有張乾琦(Chi-Wen Gallery)、許家維、陳依純、許哲瑜(尊彩藝術中心)。